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

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从侧面反映了

A. 清末新政重视教育

B. 新式教育已成主流

C. 官办学堂待遇更好

D. 新式学堂招生艰难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人不多费用多”等字眼也意在强调新式学堂招生难,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是强调新式学堂的困难而不是清末新政重视教育,故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同文馆而非官办学校,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而放弃“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退出历史舞台的客观原因是

A. 西方文明冲击暴露其不科学性

B. 没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C.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阻力有所减弱

D.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中国人普遍理性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道光年间(1820—1850年)的士大夫阶层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在那个时代,虽然也有少数人看亊较远、较淸,但是他们怕淸议的指摘,默而不言。这种现象

A. 显示了知识分子的清高

B. 源自于政府的高压政策

C. 不利于中国近代化开启

D. 是对清政府的无声抗议

 

查看答案

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这表明他注重

A. 描绘人物形象

B. 逼真摹写客观事物

C. 绘画布局构图

D. 传达主观情致神韵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

B.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C. 经济和文化交流需要

D. 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这一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这一倾向是

A. 怪诞化

B. 脸谱化

C. 世俗化

D. 功利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