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

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据此分析

A. 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B. 单一公有制已经建立

C. 容易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D. 新经济政策被终止

 

C 【解析】根据材料“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可知,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容易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C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的问题,而是强调发展重工业,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新经济政策被终止,而是强调发展重工业,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 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B. 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C. 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 谈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西方国家这一做法

A. 旨在保护小农经济

B. 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 制约农业生产发展

D. 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查看答案

小福尔索姆在《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提到,罗斯福曾经猛烈攻击胡佛签署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中崎形的商关税。然而直到1940年,美国才与21个国家谈妥了关税减让,大约涉及美国出口额的60%,可见他并没有立即兑现承诺削减关税,而推行《农业调整法》来付钱给农民不让他们去种地。据此可知

A. 新政措施拖延了美国与其他国家关税矛盾的缓解

B. 新政迟迟没有降低关税是为了补贴农民

C. 胡佛和罗斯福都赞成高关税政策

D. 罗斯福认为经济恢复后美国才有条件开放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

A. 完全抛弃“自由放任”

B. 经济政策逐步调整

C. 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D. 积极转变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结合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C. 铁路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先决条件

D. 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