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

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反映了唐代

A. 三教并立,相互依存

B. 政教合一,维护统治

C. 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

D. 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A 【解析】从材料“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中可以看出,唐朝时儒学的传播出现了危机,儒道佛三教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C项错误,错在“化解无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查看答案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A. 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 儒学维系统治秩序

C. 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D. 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查看答案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 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 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 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查看答案

史载,进士郭稹改嫁的母亲边氏去世了,他请求服丧三年,得到宋仁宗的准许;明初,进士王希曾再嫁的母亲任氏去世了,他请求服丧三年,明太祖令臣下讨论,最后只同意他服一年。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妇女再嫁得到尊重

B. 科举取士注重人品

C.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 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查看答案

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这表明鲁迅主张

A.弘扬国粹,捍卫传统

B.吸收外来文化是自强自信的表现

C.对外来文化要保持高度警惕

D.接受外国东西易为异族奴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