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

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该学者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A.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A 【解析】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体现君权的继承方式,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排除C;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体现了君权的至高无上,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根据材料“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等可以知道材料强调的是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故选A;君主制本身在一定时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可以知道马克思是对君主专制的评价,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道德观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学者对道德观的看法则有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邪!

——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二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顾炎武《日知录》

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

——《黄宗羲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五代时期社会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材料二中朱熹提出什么观点?

(2)材料三中,明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继承发展的社会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董仲舒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宋】朱熹

材料四“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黄宗羲

请回答:

(1)在清代以前,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请问每个阶段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谈谈每个阶段的思想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查看答案

如果向陆九渊请教做学问的方法,他的回答应是

A. 尚学,学以致用

B. 习前人的经验与心得

C. 注重内心的涵养功夫

D. 注重实践,致良知

 

查看答案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 孔孟思想

B. 黄老学说

C. 两汉经学

D. 宋明理学

 

查看答案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

A. 心外无理

B. 心即理也

C. 发明本心

D. 格物致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