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

材料一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法制史学者将其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治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立法精神(或原则)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的原因。

 

不同:罗马法强调正义、平等、人权、理性原则,而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 背景:唐律: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社会相对安定;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德政”意识浓厚;农业是立国之本,小农经济发达。 罗马法: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受古希腊人文精神影响;众多法学家对法律思想的研究与发展;商品经济较繁荣,对外贸易活跃。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等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特点:强调正义、平等、人权、理性原则;根据材料中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法制的特点: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出现上述不同特点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各自的社会背景来说明,如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统治者“德政”意识和小农经济发达等等,以及罗马的共和制度、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法律思想和商品经济较繁荣等对罗马法特点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查看答案

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凯南在给美国国务院的电文中指出,苏联的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分裂和削弱自由国家的力量。凯南的这一电文

A.成为二战后美国全球扩张的宣言书

B.直接导致美国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影响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D.正确分析了当时的苏联的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51947年的美国漫画。漫画中的人物是斯大林是在标着“欧洲复苏”的篮框下,积极拼抢着写有“马歇尔计划”的篮球。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 美国旨在欧洲复苏    B. 美苏冷战尚未开始

C. 苏联经济亟待恢复    D. 美苏关系有所缓和

 

查看答案

如图8所示,1970年初,在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中,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中东的军火贸易急剧升温。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经济全球化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C. “冷战”状态被打破    D. 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力量对比失衡

 

查看答案

1954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等国在马尼拉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表示要“联合起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的扩张”。该举措(     )

A.使冷战重心转移到亚洲  B.是北约在亚洲的复制品

C.遏制了局部热战的爆发  D.加速了朝鲜战争的结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