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贵族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 69.6...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贵族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A. 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 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A 【解析】察举制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都体现了封闭的特征,以官举士,但从表格情况看,也有不少平民、贫民通过察举制跻身仕途,这是对世卿世禄制的突破,故A项正确;。察举制不可能照顾各个阶层的利益,故B项错误;官僚贵族子弟占据比例较大,并不公平公正,故C项错误;察举制并不是对世卿世禄制的沿袭,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

B. 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 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

D. 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

 

查看答案

汉景帝中期,“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表明

A. 汉代已解决王国问题

B. 汉代改王国为郡县

C. 此时王国出现郡县化倾向

D. “推恩令”的实行取得一定效果

 

查看答案

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这一措施的实行最突出的作用是

A. 强干弱枝

B. 分割相权

C. 经济发展

D. 结束分裂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这一做法

A. 标志着封建制度由此开始    B. 旨在限制丞相权力的扩张

C. 强化了察举制的重要地位    D. 有利于减少重大决策失误

 

查看答案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