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1)为了保证“全体人民”掌权,雅典主要设立了哪些政治权力机构?
(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材料中“伟大的创举”指什么?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 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 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 罢除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 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 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 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四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①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⑤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
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国民党一大
B.中共一大
C.中共三大
D.同盟会成立大会
雅典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的目的是( )
A. 保证所有公民参加国家政治活动
B. 建立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
C. 提高所有雅典人民的政治地位
D.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