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

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撰写上述日记的时间应该在

A. 1926年前后

B. 1937年前后

C. 1945年前后

D. 1949年前后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等)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国社会。这说明

A. 马克思主义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五四运动证明资本主义不可行

C. 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

D. 当时的北洋政府倡导思想自由

 

查看答案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文明的冲击

B.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政府的腐朽统治

D.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 林则徐

B. 洪仁玕

C. 张之洞

D. 郑观应

 

查看答案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