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武王去世后,其13岁的嫡长子姬诵继位,因姬诵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摄政。姬诵的另几...

周武王去世后,其13岁的嫡长子姬诵继位,因姬诵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摄政。姬诵的另几个叔父管叔、蔡叔和霍叔认为周公有篡位之心,并依次为借口发动了“三监之乱”。由此可见

A. 分封制激化了家族矛盾

B. 宗法制弱化了君主权利

C. 地方势力享有较多特权

D. 周初统治秩序尚不稳定

 

D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分封制和地方势力,可以排除AD两项;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政治等级、维护王权地们和巩固国家统治,说宗法制弱化了君主权利是违背史实的;“三监之乱”的发生是因为周初统治秩序尚未稳定,所以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 传统的宗族观念

 

查看答案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一评价主要是指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代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D.汉初郡国并行制

 

查看答案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相权、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起用布衣为相

B. 任用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C. 实行内外朝制度

D. 扩大尚书台权力

 

查看答案

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施行了1300多年,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

B. 原则上“取士不问家世”

C. 选才“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D. 重视“人门兼美”条件

 

查看答案

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谧法。秦始皇此举意在

A. 维护皇权尊严

B. 弘扬三纲五常

C. 废除宗法制度

D. 取消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