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

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

(3)假如你生活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

(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

 

(1)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严酷的刑法(6分) (2)方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4分) 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4分) (3)科举考试。(2分) (4)废除丞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图片及题干关键信息“秦始皇统治时期”、“秦始皇集权的主要措施”等,本问实际上考查秦朝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回忆再现所学关于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难得出,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图片及题干关键信息“假如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等,本问实际上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及其作用。回忆、再现所学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不难知道,“三省”,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之间独立,相互牵制。“六部”即尚书省(执行)下再分工、兵、礼、刑、户、吏部六部。题干中的对高丽用兵,具体由兵部执行。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带来了重要作用,可以这样来认识: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君)权;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影响深远等。 (3)根据材料及题干关键信息“北宋初期”、“有意从政”、“在中书门下省担任最高长官”等,本问实际上考查北宋初期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科举制度与分化事权。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北宋初年仍采用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选官制度,通过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从政。 (4)根据材料及题干关键信息“明太祖”、“加强皇权”等,本问实际上考查明代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明代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明太祖朱元璋鉴于丞相权力大,威胁皇权(诸如“胡惟庸案”等),废除了丞(宰)相制度,中央权力直接下分给六部,同时,为了减轻皇帝每天繁杂的朝里事务,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协助皇帝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初期设置的“两府三司”;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初废除丞相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这揭示出宋朝

A. 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

B. 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

C. 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

D. 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

 

查看答案

“(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天下留州钱物尽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

B. 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自主维护统一

C. 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消除边疆割据隐患

D.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查看答案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

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神话皇帝的权威

C. 暴露皇帝的过失

D. 挽回不良的影响

 

查看答案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B. 两者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C. 两者观点有一个是错误的

D. 黄宗羲主张以法治国

 

查看答案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 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