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还是罗斯福,这四人的改革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取得成功的,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这一论断

A. 阐述的是政治路线的问题    B. 解决的是经济发展手段问题

C. 论证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D.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中写道:“‘什么农民协会,砍脑壳会,莫害人!’富农中态度恶劣的这样说。……中农呢?他们锅里有米煮,没有人半夜里敲门来讨账。独自皱着眉头在那里想:‘农民协会果然立得起来吗?’……而他们(贫农)中间有很多人,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他们有什么不进农会?”。这段话意图是

A. 应该按照经济地位的不同区别对待农民

B. 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农民革命态度不同

C. 农民阶级不如工人阶级有坚定革命信念

D. 争取贫农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保障

 

查看答案

李立三(1899~1967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优秀党员,新中国的创建者之一。1930年6月,他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他注意联合农民阶级

D.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查看答案

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相结合

B. 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路线

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