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将孔子视为平等主义者,这是因为孔子主张 A. 克己复礼 B. 为政以德 C...

有学者将孔子视为平等主义者,这是因为孔子主张

A. 克己复礼    B. 为政以德    C. 仁者爱人    D. 有教无类

 

D 【解析】材料中血腥指的是诸侯争霸,而宽容主要指诸子百家争鸣,文化方面宽容的政策,故D项正确;A选项强调的是“礼”并不是平等;B选项强调的是“德”;C选项强调的是“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亥革命作了生动地描述并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

——摘编自鲁振祥《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冷战后,在东北亚格局和大国关系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尽管东北亚地区各大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逐渐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战略互动关系或多方制衡的格局,美国作为影响半岛局势最大的外来因素,“仍继续主导着该地区谈判的进程和方向”。但布什上台前后,半岛南北关系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美韩关系的变化使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朝鲜希望通过放弃核计划来换取美国对朝鲜国家和制度安全的承诺,而布什政府的基本策略)一是坚持要求朝鲜“彻底地、可验证地、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美不“奖励”朝鲜拆除其核计划;二是与其东亚盟国协调,坚持在多边框架内解决;三是提出了“防扩散安全倡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所谓“博尔顿战略”,即以“防扩散安全倡议”为核心内容,加强海上检查,以达到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实现阻断朝鲜外汇来源的目的,最终实现从外部促进朝鲜体制崩溃的目标;四是重新部署驻韩美军和加紧构筑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摘编自张业亮(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

(1)根据材料,分析布什上台后“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朝核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对解决朝核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加强立法工作是近代以来世界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中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

——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

材料二八届全国人大以来,中国立法着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体系框架的构建:第一,规范市场主体的法,用以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和明确它们的义务;第二,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法,用以确认市场交换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秋序;第三,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法,用以抑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第四,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用以针对市场竞争造成的破产、失业等问题,给予相应的社会救济,减少社会震动,维护社会稳定。现在,这个框架已经逐渐形成。

——摘编自《当代中国立法的发展》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英国加强社会立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立法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英中两国立法侧重点的差异及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的《曼彻斯特卫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不管八路军的政治方针如何,它具有第一流的战斗力。我听过既非中国人也非共产党人的军事专家们谈论这个军队的领导者朱德将军,说他兼有汉尼拔、拿破仑、格兰特和罗伯特·李的优秀品质。”在外国人眼中,原来的“东亚病夫”现在成了能征善战的勇士,原来的一盘散沙现在凝结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原来愚昧落后的人们现在既聪明又容智,中国人的精神大变,中国的面貌大变!

——摘编自刘仕平《全民族抗战胜利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材料二1972年2月,“空军一号”降落首都机场,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开始了访华的行程。

——摘编自新浪历史《破冰之旅:1972年尼克松访华》

材料三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3月31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双方分歧仍在,不过会谈被视为有建设性,奥巴马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和平、稳定、成功的中国崛起。

奥巴马称,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希望两国继续密切合作,进一步推进关系向前发展。

奥巴马表示,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成功不仅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关国利益。美国支持中国经济转型,希望与中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摘编自《日媒:习近平在中国赢得广泛赞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访华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

(3)材料三中国的成功“符合美国利益”反映了哪些信息?

 

查看答案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几内亚国父和首任总统塞古·杜尔1958年声明,“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表明

A. 二战后民族主义在非洲得到迅速发展

B.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

C. 战争与和平、稳定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 苏东剧变后的非洲国家更穷困、更不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