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察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唐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其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1)朝代:西汉(汉朝)。标准:品德与才能 (2)特点:自主报名;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作用:略 (3)新规定:分地录取(分卷考试) 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4)价值取向: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始行于西汉;从材料“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中可以概括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材料“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科举制的作用。 (3)从材料“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中可以得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从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是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四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和孙中山在政体主张上的不同。

(3)据材料三,概括国人对西洋文明觉悟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理的觉悟”的核心内容。

(4)据材料四,指出李大钊的政治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共同目的。

 

查看答案

19世纪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空间技术成绩卓著,中国人进入太空始于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查看答案

近代前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可分为新思想的萌发、洋务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阶段。

 

查看答案

梁启超的思想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