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旨在强调

A. 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 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C. 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 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家国一体的特点,说明家国亲情本是一体,故B正确。尊祖敬宗是人本性,没有突出家国的关系,故A排除。君主百姓原本一家,不符合史实,故C排除。封邦建国利于统治,过于强调分封制,不符合材料,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家国一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思勉的《中国制度氏·宗族》记载:“正姓,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材料反映的制度

A. 用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

C. 表明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成熟

D. 标志“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列举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2)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事实上他在推行一种新制度,新制度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材料一 西周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左传·桓公二年》:“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材料三 《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在“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

(2)在“家”“国”关系上,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

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查看答案

“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其原因可能是

A. “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B. 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C. “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

D. 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