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大公报注重提供法律性援助

B. 西方法律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

C.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法治建设

D. 国人的婚姻维权意识增强

 

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29年《大公报》的广告,当时的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故B说开始说法错误;A项与“《离婚法论》卖书广告”不符;C项不选,题干是报纸上的广告内容,没有提及政府的态度;材料中的《离婚法论》的广告属于民事内容,可以看出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纪泽(1839-1890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华上国相通,商舶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岐而视之。”“欲拒绝通商,屏斥洋货,言中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于事情者也。”为改变中西通商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

——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

(1)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面材料: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谈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代与西北少数民族实行茶马互市制度。朱元璋洪武(1368~1398年)年间实行了金牌制度,使中央政府有效地控制了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在当时,金牌具有法律作用,任何个人是不允许染指茶马贸易的,民间贸易在严厉取缔之列:“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者,并论死”。明初的这种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对舞弊走私者严惩不贷,即使对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巡茶御史刘良卿说:陕西地区设立三茶马司以收茶易马,“虽以供边军征战之用,实以系番夷归向之心”。

材料二

弘治三年(1490),明廷接受御史李鸾的建议,允许西宁、河州和临洮三茶马司招集商人运茶,只是规定每位商人运茶不得超过3000斤,而官府收缴其中的40%的实物,剩余部分则允许商人自由出售。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承认了民间民族贸易的合法性,茶马互市中的“民市”也就名正言顺地有了一席之地,对于政府来说也是有坐收其利之功效。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成为各族贸易往来的主流。

——以上材料均摘自《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初期茶马互市政策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以后茶马互市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文明史观辩证阐述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要求:史实运用合理;文字表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政治——皇帝独裁。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

—--—《潇湘晨报·辛亥革命100年启示录》

材料二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徒、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1)材料一提到的“美国梦”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2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2分) 有何重要意义?(2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