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1)秦始皇统一中国 (2)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汉武帝:中外朝制;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两府三司制)。 (3)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或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4)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王”指嬴政,这是历史常识问题,材料中的“六王毕,四海一”指的是国家统一,所以功绩就是指统一了国家。 (2)宰相的主要职责在材料二有明确的描述,例如,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就可以作为答案。汉武帝的措施是内外朝制度,唐太宗的措施是三省制度,宋太祖则是两府三司制,这些都是基本识记点。 (3)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这个答案是固定的,也是基本识记点。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有两个,一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二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但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仅仅是反映的第一个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A. 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 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D. 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前396年,罗马平民阿扎伊与贵族维拉里发生财产纠纷,双方闹到当地法庭后,法官判决会依据的法律是

A. 未成文习惯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阿奎里亚法》

D. 《十二铜表法》

 

查看答案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 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 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查看答案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