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 组织了正面战场四次会战

B. 撕毁重庆政协会议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

C.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D. 与共产党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次战略决战

 

C 【解析】由材料“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可知国民党以扩大对城池和交通线等地域的占领为目的,造成了力量全面展开、兵力分散等问题,此“战略失误”反映了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进攻的失败,此后国民党由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故B项错误,C项正确。A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辽沈、淮海、平津三次战略决战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排除D。故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鴻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阀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 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 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查看答案

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让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该报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英国

A. 在华享有某些特殊的权益

B. 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

C. 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

D. 干涉还得到清廷的回报

 

查看答案

和约批准后,清光绪帝下罪己诏日:“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 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 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完全形成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西方国家特使致本国外交大臣密函:“额尔金勋爵把事情搞得太过火了,甚至想消灭现今统治的皇朝,可能还要去援助南京叛乱份子,我不寓愿意、也不能够走到这样的地步,与其为了满足一种复仇的需要而去损害我们在这一国家的利益,那我就宁愿和他分手……”密函可能写于哪一时期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人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A. 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 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

C. 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 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