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认为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认为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农民大起义,这是元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为此,他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

“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明大浩初编》规定,官吏“贿赂出人,致令冤者不伸,枉者不理,虽笞亦坐死”,《大浩三编》规定,官吏受赃而纵囚徒者,“本身处以极刑,络没家产,人口迁于化外。”

明太祖朱元璋还允许人民对“巧立名目,害民取财”的省、府、州、县官吏,“连名赴京状奏’,力图借民众力监戒和惩治贪官。为加强监察杜绝贪奸之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纠察百官并随时检举弹劾。朱元璋还设立巡检司和锦衣卫,遍布全国各地,广布耳目,访察贪廉,要求百姓举报,从而使一大批贪官受惩。

——以上均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

——朱元璋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大力反腐的原因?概括其措施。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反腐改革的影响。

 

原因:吸收元的教训,认为腐败是国家败亡的原因;明太祖认为重典惩治有助于正纲纪 措施:严惩贪污腐败;加强反腐立法;借用民力监戒、惩治;加大监察力度。 (2)影响:明太祖反腐措施有利于整顿吏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低效现象。过度刑罚还会降低行政效率 【解析】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中“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认为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农民大起义,这是元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中“用重典惩治‘奸顽”’“《明大浩初编》”“力图借民众力监戒和惩治贪官”等信息思考回答。 依据材料中“广布耳目,访察贪廉,要求百姓举报,从而使一大批贪官受惩。”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说明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摘编自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桑弘羊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所以朝廷必须掌握可靠的财政收入来源。他在改革中谏言汉武帝,指出“农商交易,以利本末”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在《盐铁论》中,桑弘羊说:“大汉辖内之天南地北,若无商贾所臻,则万物无所值也;商贾可累万金,皆于商道逐利而致;足民非井田一处,富国非农本一方。”公元前113年,桑弘羊向汉武帝谏言,提出彻底整顿货币铁序的一揽子建议,至此,五铢钱成为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币制改革的成功使朝廷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也巩固了西汉朝廷的政治统治。此外,军事开支有了充分保障,也鼓舞了对匈奴作战的汉军将士,取得对匈奴战事的连连胜利。

——摘编自吴兴彬《汉代传奇人物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发徽》

材料三重商主义是英国最早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产生于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革时代,16—18世纪走向全盛。重商主义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和原始积累,但随着资产阶级逐渐壮大,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不惜民穷求“国富”的政策也导致了民生艰苦。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第四次重大变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思想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桑弘羊经济思想与重商主义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各自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查看答案

某学者指出:成功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制度的发展,较容易在同质文明内部产生。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已经表明,同质文明之共通性,已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冲突与暴力即便会发生在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此类冲突较文明间冲突更为温和,也不易扩大。作者主要强调的是

A. 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他形式的冲突

B. 同质文明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

C. 同质文明的内部差异性逐步的消失

D. 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具有先天优势

 

查看答案

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A. 设置贸易璧垒遭到美国反对

B. 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C. 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 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表示,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两个电台的设置

A. 目的是对苏联和东欧和平演变

B. 表明美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C. 说明苏联和东欧没有任何民主

D. 设立的出发点是维护全人类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