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粹主义,亦称平民主义,具有道德的、感情的和非理智的意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粹主义,亦称平民主义,具有道德的、感情的和非理智的意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主社会普遍地把多数意志或多数同意作为解决冲突、做出决定的基础性共识。而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在此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尝试,通过抽签选举、轮番而治,雅典实现了普遍参与、多数统治……但多数裁决规则并不足以为少数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多数人在利益驱动之下同样会肆意践踏少数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导致多数压迫少数的专制与暴政现象。

——刘翀《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二 历史上的西方政治精英,包括美国的国父,在民主问题上都比现在西方的政客要谨慎得多。他们大多倾向于采用“共和”与“法治”来防止“民主”可能带来的“民粹”。

——张维为《西方民主制度的“基因缺陷”是什么?》

材料三 当今的民粹主义是一种有破无立的思潮……它在目前的盛行基本上可以视为对现存制度不满,却又苦于传统理想主义破灭后的无奈、浮躁与盲目情绪。但毋庸置疑,它的存在与盛行本身也从反面说明了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与宪政民主为内容的全球化浪潮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改革过程中忽略公正问题,加剧贫富分化都会导致民粹主义情绪的上升。从整体上说,当今的民粹主义复兴是一种消极现象,但它所包含的一些因素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冷战”时代结束以后的反全球化思潮的新形式。

——金雁《民粹主义:俄国与世界,昨天与今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为达成“基础性共识”在民主政治方面做出的“开创性尝试”,并概括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父”谨慎避免民粹主义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代民粹主义的危害。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规避“当今民粹主义复兴”的途径。

 

(1)尝试:抽签选举(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少数服从多数。(任意两点2分) 弊端:多数人的暴政。 (2)做法:制订联邦宪法;实行共和制;规定总统为间接选举产生;两院制等。(任意三点3分) 影响: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社会长期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危害:危及现存制度;滋长社会消极情绪;推动反全球化思潮发展。 途径:提高个人素养;尊重个体权利;加强法治;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等。(任意两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通过抽签选举、轮番而治,雅典实现了普遍参与、多数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抽签选举、轮番而治、少数服从多数等方面指出雅典为达成“基础性共识”在民主政治方面做出的“开创性尝试”。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多数人的暴政的角度概括其弊端。 (2)本题根据材料二“倾向于采用‘共和’与‘法治’来防止‘民主’可能带来的‘民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联邦宪法、共和制、总统间接选举、两院制等方面指出“美国国父”谨慎避免民粹主义的做法。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维护民主、长期影响等方面概括其积极影响。 (3)本题根据材料三“对现存制度不满,却又苦于传统理想主义破灭后的无奈、浮躁与盲目情绪”、“反全球化思潮的新形式”即可归纳当代民粹主义的危害。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个人素养、加强法治、社会公平等方面指出规避“当今民粹主义复兴”的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息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昙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代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华沙条约》序言宣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华约组织的成立

A. 使德国一分为二    B. 打破美国经济封锁

C. 加剧了冷战程度    D. 致力维护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下列关于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

B. 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C. 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鲁士任命

D. 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倒退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民主政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在国内政策问题上以退缩为背景,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这种现象反映了雅典这一时期重要的民主原则是

A. 轮番而治

B. 法律至上

C. 人民主权

D. 司法独立

 

查看答案

1945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发出的背景是

A. 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    B. 蒋介石正积极筹备内战

C. 国共已经达成和平协定    D. 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