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具体表现。

 

(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吏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独相”在秦朝表现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制置丞相一人,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是皇帝以下的最高官员;“群相”指的是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兼相”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可以总结出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解答的关键是对“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和“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理解。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体现在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体现在公民通过抽签方式参政以及提供津贴保证参政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行省制是元朝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结合元朝行省图,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

(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据此苏格拉底认为

A. 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是过于强调平等

B. 财富成为控制国家管理权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政体最好统治方式是实行僭主制

D. 雅典公民应该学习专业知识治理国家

 

查看答案

公元前478年,为对抗波斯人,希腊各邦以雅典为首建立起“提洛同盟”。同盟各邦缴纳一定数量的贡金用于战备,结果这些迫不得已献出的贡金却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把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希腊感到受了奇耻大辱,认为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这说明

A. 希腊各邦对外一致

B. 雅典对内实行民主

C. 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D. 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查看答案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人以“亵渎神灵”“腐蚀青年”告上法庭,在雅典陪审团审判过程中,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态度坚决,他以嘲弄的口气激怒了大部分评审员,陪审团以多数票判其死刑。公元前340年,雅典一名女子因亵渎神灵亦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但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判其无罪。材料表明

A. 人的情感会影响法律诉讼的衡量和裁决

B. 法律诉讼依然被雅典贵族们把持着

C. 雅典显赫人物亦不能免于法律的制裁

D. 奠基时期的民主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查看答案

据《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抄)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撰(折)奏,有题本。撰(折)奏或奉朱旨谕旨,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奏撰(折),则传知各衙门钞(抄)录遵行;题本则发六科,由六科传钞(抄)”这说明雍正时期

A. 军机大臣获得部分决策权

B. 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 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D. 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