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夸。不可移易,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夸。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四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燕南、燕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王夫之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四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不同观点: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问题: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2)思想主张:材料三、四都认识到了工商业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主要原因:明朝中期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冲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学思想发展。从朱熹与李贽的观点的不同、黄宗羲与顾炎武的主张等方面来分析。 (1)结合材料“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可知,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不可变,孔子地位不可变,极力主张维护儒学及孔子的地位。而李贽则认为“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反对以孔子作为是非的标准。体现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受到严重挑战。 (2)从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进步思想

A. 反对君主专制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学以致用

D. 反对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A. 将儒、佛、道三教合流

B. 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C. 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D. 格物致知的思想

 

查看答案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A. 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 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

C. 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D. 两者毫无关系

 

查看答案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的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A. 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 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 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 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查看答案

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 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