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二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2)阅读材料二,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2)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由“1840年后”可知题中所给材料是在鸦片战争后,结合背景知识可知“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而由材料中“乡农卖丝争赴市”可知农产品不断商业化,“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栗”则表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地位发生变化。 (2)“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意味对于侵略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前者意味着贬义,而后者包含着褒义的意味,从这个角度分析,题目考查的是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此题即可迎刃而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查看答案

一位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说:民国初年“湖南女子开始冲破了旧礼教的封锁线,纷纷要求入学,要求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因此女学校逐步有所发展,而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所能阻止的了。”材料反映出

A. 国民政府推动习俗西化

B. 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

C. 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 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

 

查看答案

按惯例,参加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首脑们都要身着东道国的传统服装,照上一张“全家福”。2006年11月19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领导人身穿越式传统服装集体在越南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西岛合影留念。这主要展现出

A. 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合作水平不高

B. 承认各成员国文化传统多样性,强调相互尊重

C. 亚太经合组织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

D. 东南亚国家在亚太经合组织内发挥着核心作用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 联合国

B. 世界银行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查看答案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A. 服务业的出现

B.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