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B 【解析】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到50年代初期,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而结束,与题干冷战定义长期的和平不符,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冷战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冷战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故B项正确;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才走上对峙道路的,故C项错误;冷战期间,也爆发过一些局部战争,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说:“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查看答案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 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 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 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 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查看答案

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它”是指

A. 经济互助委员会

B. 杜鲁门主义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马歇尔计划

 

查看答案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苏维埃政权

B. 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C. 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

D.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