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 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 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 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A 【解析】从“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和材料中的“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是明律所特有,说明《大明律》对明朝大臣作了种种限制,由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又得到继续的强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没有明确材料的真实内涵;C选项说法错误,洪武十三年宰相制度便被废除,说明此是君权相权之间存在矛盾;D选项错误,本题涉及的是中央内部问题,不是中央集权问题。 点睛:解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问题时要注意分清楚题目中涉及的是哪部分问题,是君主专制部分的问题,还是中央集权部分的问题。明确这一点往往可以拍出很多干扰项,比如本题涉及的是君主专制问题,所以可以排除D选项中央集权问题的干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

A. 汉朝的“中朝”

B. 宋朝的中书门下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 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 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

D. 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查看答案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君主集权加强

B. 皇权渐趋衰落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查看答案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查看答案

北宋对地方财政的管理措施,其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

B. 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物质基础

C. 有利于避免地方官吏贪污、腐败

D. 使北宋有足够的“岁币”议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