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1)明、清两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国家政事的?

(2)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

(3)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

(4)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

(5)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6)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7)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

 

(1)明清皇帝都是亲自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固定的职权,没有下属机构,只是起到顾问作用。 (2)相同之处: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协助皇帝草拟圣旨,并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参与决策。 (3)危害:明清皇帝独断军国大政,形成绝对君主专制,国家安危和人民的祸福,完全寄托在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难免出现失误,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意思对即可) (4)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5)唐太宗:认为应由宰相协助管理全国事务,这样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 (6)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 (7)没有矛盾,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唐太宗用相,是为减少决策失误,最根本的意图是为统治长久;明太祖罢相,以防小人乱政,同样是为江山稳固。 【解析】试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从材料中“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可以看出内阁和军机处只是辅政,皇帝大权在握;(2)本题主要考查内阁和军机处的相同之处,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分析即可得出,二者只是皇帝的顾问,都没有决策权。(3)本题考查内阁和军机处的弊端,学生回答此问要结合课本内容答出过分专权会导致个人独裁,致使政策上失误的出现,其他合理即可;(4)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从材料中“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以总结得出;(5)本题考查唐太宗和明太祖制度设置上的不同,从材料中“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即可总结出;(6)本题要求学生对材料的总结能力,从材料中“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可以得出;(7)本题要求学生对唐太宗和明太祖观点的评价,学生要从其阶级本质上来分析,不管什么样的统治手段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维护封建统治,学生言之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罗马法指的就是《十二铜表法》

②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③自然法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④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并取代了公民法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

A. 女儿

B. 大儿子

C. 二儿子

D. 三儿子

 

查看答案

余秋雨在《扼守秋天》中写道:“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英国曾经“做了”“跨了”什么

①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②1688年的“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英国上议院(贵族院)自19世纪以来,其权势已远不如由选举产生的下议院。1999年相关法案废除了世袭贵族的席位,上议院议员改由选举产生。2009年,英国人又把最高司法权从上议院中分离了出来。这一结果反映了此前的英国

①上议院是国家权力中心

②三权分立并不明确

③民主政治的渐进发展

④尚未实现权力的有效制衡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 《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