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 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 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 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天下一统”。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本身就是吸取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教训的产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主要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不涉及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主要强调君臣关系,不涉及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名师点睛】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 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 根植于自然经济,重视科技发展

D. 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查看答案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A. 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 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 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 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查看答案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 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天人合一”,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三者思想的共性是

A.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