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着眼点在于董仲舒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的改造。由题干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知,他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君主代表上天行使权力,要求臣民顺从,改变了孟子劝谏君主不听可以另立新君的理论。 考点:汉代儒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围绕天人关系和大一统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论述。提出“天子受命于天”“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主张的是

A. 孔子    B. 韩非子    C. 董仲舒    D. 王阳明

 

查看答案

以下主张由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的是

A. “仁者爱人”    B. “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制天命而用之

 

查看答案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人之初,性本善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查看答案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 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 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 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 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