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如何打破了“部落政治”?试举两例汉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打破贵族政治的局面?试列举古代雅典和罗马打破贵族专权的事例各一项。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2)材料中这两项规定的核心是什么?试简要评述之。

材料三  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3)材料三中能救世界之危机的“第三新文明”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第三新文明”的。

 

(1)打破:分封制。 措施:(逐步废除分封;)提拔身份低微士人参与中枢决策;设太学;实行察举制。 事例:雅典:梭伦——按财产划分四个等级;(克里斯提尼——五百人会议,全开放;)伯里克利——各级官职抽签产生,公民大会经常化,陪审法庭人数众多。 罗马:习惯法到成文法,前449年《十二铜表法》。 (2)核心:中央与地方(联邦政府和各州)间分权制衡 。 评述:在加强联邦中央权力的同时,使各州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拥有一些州权;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 (3)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或马克思主义)。 宣传:著书立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开设课程,开坛讲学;组织团体——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打破“部落政治”周朝实行分封制,而汉武帝提拔身份低微士人参与中枢决策;设太学;实行察举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很容易得出古代雅典和罗马打破贵族专权的事例。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中可以得出这两项规定的核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第一小问“第三新文明”,从材料看,不是东方传统文明,也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它是从俄国来的,并且李大钊进行了宣传,因此可得出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怎样宣传 “第三新文明” , 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方式, 从办报刊、写文章、建团体、办学校等方面来考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的措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学者扎卡利亚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秩序。第—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他者的崛起”。关于第三次权力转移对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B. 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直接导致人口爆炸、恐怖主义等严重社会问题

 

查看答案

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

A. 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 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C. 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查看答案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

A. 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 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C.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 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查看答案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A. 美苏核军备竞赛

B. 越南战争

C. 冷战

D. 不结盟运动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们也可以修订。”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

A. 法律至上

B. 以人为本

C. 人人平等

D. 天赋人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