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B 【解析】试题分析:钱乘旦认为理学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具有丰富性与普遍性,但正因为如此,又使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说明理学博大精深;“对中国之外的‘夷务’……关心”,体现了其封闭性,故答案选择D项。理学吸收了佛、道的思想,A项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理学是唯心主义思想,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熹和王守仁对“天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 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 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D.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查看答案

《清史稿·列女传》记裁: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满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程朱理学

D. 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查看答案

康熙帝在给《朱子全书》作序时说:理学“于世道人心之所关匪细”,“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为外内为一家”。这说明

A. 理学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

B. 理学得到康熙帝的赞赏

C. 儒学取得思想界中的正统地位

D. 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查看答案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 先有理而后有气

C. 宇宙便是吾心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查看答案

今天,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统一,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责任意识。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民族性格的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①大一统思想

②理学家们重气节、强调个人社会责任的主张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

④清净、无为的小国寡民主张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