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

(2)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1)地位:辅佐君主,位高权重。弊端: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易造成政局动荡。 (2)分工明确,效率提高;三省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专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和三省六部制。丞相的地位和弊端,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以及联系所学得出,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之处应当联系所学,从这种制度的特点来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可知宰相位高权重。联系所学可知,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易造成政局动荡是宰相制度的弊端。 (2)材料二所示为三省六部制。联系教材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职责明确,且互相牵制。据此来说明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范公偁《过庭录》载:“宋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孙山等是通过

A. 承荫世袭

B. 立功受奖

C. 乡人举荐

D. 科举考试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A. 地方的封疆大吏

B. 中央朝廷的重臣

C. 皇帝的内侍人员

D. 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查看答案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这“选举社会”是指

A. 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察举制度

D. 科举制度

 

查看答案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 征辟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