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 重义轻利 B. ...

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 重义轻利

B. 民贵君轻

C. 天人感应

D. 正心诚意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故B项正确;A项不是“仁政”的内容;C项是董仲舒的思想;D项是理学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 民贵君轻观念

B. “大一统”观念

C. “君权神授”观念

D. “天人感应”观念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 手工工场生产形式

B.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 机器大工业生产

D. 城市化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6.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的措施中,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B. 随着中美关系改善,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加深

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