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A. 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
B. 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
C. 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
D. 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
A. 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B. 都代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C. 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D. 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 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