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
A. 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B. 都代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C. 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D. 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 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
历史时期 | 中国 | 西欧国家 |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
③16世纪 | 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能被代表。” | 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④18~19世纪 |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 卢梭:“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有人们直接指使,不能被代表。” |
(1)据材料,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概括各个时期相同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概括“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各自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