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

“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

A. 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B. 都代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C. 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D. 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A 【解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故A不选。苏格拉底是雅典尚处于古典时期,奴隶制度也未衰落,B排除。苏格拉底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的代表,排除D。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 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查看答案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

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能被代表。”

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卢梭:“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有人们直接指使,不能被代表。”

 

 

(1)据材料,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概括各个时期相同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概括“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各自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现代意义上城市的出现,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而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我们坚信这种安排。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材料三天主教徒……保佑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

——奥芬巴赫而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教徒吃得高兴”的含义及原因。

(3)依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