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

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D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结束封建专制制度,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1688年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其结果颁布了《权利法案》,虽然结束了王权专制,但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确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其确立的方法,除了前面的“暴力革命”和“非流血的”光荣革命外,以后都是以改革或改良的形式来完成的,题中“最后一次革命”强调的是社会变革的方式和途径,因此D项符合;A项和C项突出的是结果,与题意要求“途径”不符,故排除AC;B项表述明显错误,故排除。所以答案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 【名师点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只是起点,最终形成的标志是“责任内阁”的确立,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政治仍在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议会本身的改革和首相权力的扩大,总体上而言政治的发展呈现逐渐改良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  )

A. 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    B. 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

C. 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    D. 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

 

查看答案

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A.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查看答案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A. 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 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C. 丰富和发展了宗法制

D. 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梁启超

号称“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魏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陈独秀

《新青年》的创办者

曾国藩

创建了“湘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A、B、C、D、四类。

(2)概述这四类人物所代表的派别对学习西方的态度主张。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大将,戎马一生,忠勇过人,但也刚愎自用,后败走麦城,被擒身亡。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以英雄义士而非神人、圣人形象出现。唐中期,荆州民众开始自发兴建庙宇奉祀关羽,但诗人们咏三国故事还是以诸葛亮和刘备为主,很少有诗涉及关羽。北宋时期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受到重视,统治者一路加封,关羽由“侯”而“公”而“王”,成为护佑国家的最高武神。而正一派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又成了道教的财神。元代时关羽又成为皇帝参加的“镇伏邪魔护安国”法事的“监坛者”,人们相信关羽的驱邪镇魔的作用。明中叶以后,其庙与“孔庙”并称,关羽成为知名度超过孔圣人的“武圣”。每年五月十三,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明末清初“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成为全民各个阶层特别是游民和行商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而且随着华侨走向世界。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概括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