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 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 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 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 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程度性选择题,解题时注意把握题干中“争议最少”,分析选项“帝国主义战争”“大发展”“殖民体系瓦解”等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争议,因此ABD不合题意。而相比较而言,C最为贴切,且范围最广,最不易引发争议。故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的表现;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查看答案

“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

A. 诚信观念部分丧失

B. 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

C. 夷夏之防不复存在

D. 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的制定

A. 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 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

C. 提高了平民的社会权力

D. 使法律的不确定性被减少

 

查看答案

1932年6月,国民党中宣部通令:“以后关于战争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摄之列。”各国租借也规定举凡有“九一八、一二八”等字样以及有中国东北地图的影片一律不许在租界上映。但仍有一批宣传反侵略的电影如《恶邻》(1933)、《逃亡》(1935)、《壮志凌云》(1936)等推出。这反映出

A. 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

B. 列强支持日本侵略

C. 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D. 抗日救亡成为民众的呼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