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两种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2)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1)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拒绝与英国发展平等国家关系,张认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中英两国文化相互冲突。 评价:两人对鸦片战争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掩盖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的根本目的。 (2)政治基础: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基础: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 (3)主要: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世界反法斯西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宣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解析】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一中“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的信息归纳费正清的观点,依据“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的信息归纳张的观点;第二小问“评价”,从鸦片战争发动实质的角度对二人观点进行评价。 政治基础从抗日民族战线建立角度回答,军事基础从两个战场的角度回答。 主要原因结合所学从“全民族抗战”角度回答;次要原因从世界反法斯西力量支持的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

——摘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权利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有利于促进利益均衡。比如:2006年纽约地铁工人大罢工,最后,一方面工人的养老金低贡献率得以维系,另一方面工人又必须略微提高对医疗保险的贡献率,同样是“斗争双方”都必须做出妥协。……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当无数普通民众开始走进大都会博物馆欣赏艺术品,去林肯中心听歌剧,坐在咖啡馆里聊政治,谈论貌似“事不关已”的全球变暖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国民主最后的结果不仅是“大量贵族的平民化”,更是“大量平民的贵族化”。

——摘自刘瑜《民主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与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政治与古希腊、中国相比的优势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研究,无论其研究的内容是多么遥远的过去,在本质上却从不曾脱离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就是倾听时代的呼声,回答时代要求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历史研究关乎国家兴衰和民族兴亡

B. 以古喻今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功能

C. 历史研究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

D. 历史研究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

 

查看答案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准确的是

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957年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B. 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C. 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查看答案

英国1973年加入欧共体,1975年对是否留在欧共体内讲行了全民公投。1997年,英国决定不加入欧元区,也一直没有签署申根协议。2016年6月,英国以51.9%的公投得票率脱离欧盟。英国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保持一定距离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相对独立于欧洲大陆

B. 英国具有孤立土义传统

C. 二战后英国长期追随美国

D. 英国自身利益得失判断

 

查看答案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完全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