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

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度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王享有治理诸侯国的权力,但是也应该有出兵勤王的义务。周幽王昏庸,为博得褒姒一笑,居然乱用此制度,最终导致亡国,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相连的西周时期实行的另一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强调血缘关系,与材料不符;郡县制是秦朝以后在国家范围内实行的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因此BCD均错。故选A。 点睛:材料中关键信息“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可以得出这是西周的分封制,从四个选项找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所示建筑的名称及修建的直接目的。

(2)概括指出上述建筑的精神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精神在意大利思想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查看答案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对秦的统一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

①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不专因秦国地势之险要及其兵力之强盛,而最重要的还是当时一般意向所促成。②秦始皇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稳固。

——摘编自《过秦论》、《国史大纲》等

(1)观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为了有效管控A区域所采取的措施和意义。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二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17、18世纪的相关史实,指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的主要因素。

(2)根据所学,简要指出出现材料二这些认识的原因,并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乙中国旧思想

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

(1)阅读材料一,分别概括甲、乙、丙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一所述问题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查看答案

【加试题】徽派的“三雕”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艺术的成就。其中主要用于装饰民居建筑的门楼、门罩、窗楣等,被称为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一朵奇葩的是

A. 木雕

B. 砖雕

C. 竹雕

D. 石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