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辛丑条约》的影响    B. 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

C. 国内武装起义的影响    D.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清政府公派留学生由拥护清政府到支持和同情革命,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无能;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A项正确。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不是公派留学生由拥护清政府到支持和同情革命的主要原因,排除B。这一时期国内武装起义皆以失败告终,因此不是促使留学生反对清廷的主要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C。甲午中日战争时间为1894-1895年,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 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B. 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 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D. 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查看答案

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領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A. 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外交往——驻广州的五口通商大臣,1859年移驻上海,后改称南洋通商大臣,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后划归总理衙门管辖。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

A.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    B. 中央机构逐渐殖民地化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 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内阁

B.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C. 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D. 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查看答案

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自己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这反映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

A. 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    B. 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

C. 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    D. 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