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2-1890年,进口洋纱增长2064%,进口洋布只增长66%。这一现象表明...

1872-1890年,进口洋纱增长2064%,进口洋布只增长66%。这一现象表明

A.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B. 自然经济遭到了彻底破坏

C. 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D. 中国棉纺织业有较快发展

 

C 【解析】题干说“进口洋纱增长2064%,进口洋布只增长66%”,结合所学知识,西方机器纺纱生产率高,较之于手纺纱价格便宜,故此中国大量进口机纱,而洋布进口量增长相比较少,可见是因为满足生活需要的布匹主要还是家庭传统手工业进行生产的,洋纱进口量增长远高于洋布进口量增长,原料多于成品,体现了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故选C。D项说法均过于绝对,排除;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资金、能源与材料问题,拨出专款组织国营工矿东迁,同时给部分私营企业以复员贷款。材料反映的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的政策

B. 抗战时期经济生产的重新布局

C. 抗战结束以后国民经济的恢复

D. 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的膨胀

 

查看答案

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 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B. 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C. 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

D. 丝织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查看答案

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如下图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瓷器是当时中国惟一的外销商品

 

查看答案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 古代官营手工业

B.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 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查看答案

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

A. 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

B. 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

C. 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

D. 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