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张君肋《史泰林(注:斯大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

据张君肋《史泰林(注:斯大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了农民个体经营的积极性    B.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 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 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C 【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受着考验,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据此,可以理解为它

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查看答案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

 

查看答案

1990年11月21日,有34国参加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了被誉为“新欧洲”宣言的《新欧洲巴黎宪章》,它在“东方”认同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宣告“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今后的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础上”,这几乎成为所有欧洲国家的共识。这表明

A.冷战格局在欧洲的结束             B.“新欧洲”是东西方妥协的产物

C.欧洲开启了一体化进程             D.冷战时代以西方的胜利宣告终结

 

查看答案

学者孔笑微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粉碎了战前几个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货币管制瓶颈的削弱,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下列关于文中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 其背景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

C.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 扩大了世界贸易

 

查看答案

1975年,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成立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六国集团。1976年,加拿大加入后,G6变为G7。1998年俄罗斯加入,G7演变为G8,1999年,G7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南非、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加入,G20成立。从G6到G20说明:

A. 新兴工业国家已居优势

B. 国际组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C.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

D. 20国集团成为全球权力中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