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1787年,美国制宪并创造了联邦制度。……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
——张千帆《主权与分权》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
(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美国联邦制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说明
A. 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英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欧洲物价在16世纪末上涨的直接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
B. 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C. 欧洲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 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
B.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
D.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 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C. 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B.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D.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