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

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

A. 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B.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 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

D. 私营手工业的长足发展

 

C 【解析】“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表明造纸原料更容易获得、成本更低,“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表明纸已经基本取代传统的书写材料竹简等,C正确;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现代科学对几种耕畜牵引力测试的结果。两汉时期由于缺少壮牛,多用牯牛拉犁拱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普及,且最为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是

耕畜

单位

牵引力

壮牛

1

80-100公斤

壮马

1

30-40公斤

牯牛

1

介于壮牛和壮马之间

 

 

A. 一壮牛拉犁

B. 二壮马拉犁

C. 一牯牛拉犁

D. 二牯牛拉犁

 

查看答案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有大量关于农时的叙述,包括《审时》、《上农》、《任地》、《辩土》等篇章都有涉及。先秦农时观念高度发达,源于

A. 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

B. 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C. 农业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经营活动

D. 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

 

查看答案

在春秋战国时期,土特产品的地区差价很大,甚至“市贾倍蓰”,相差一倍至五倍.“其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利之驱使,使商人们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而不顾。这主要反映了

A. 大众消费需求的极大增长

B. 商人从业风险空前升高

C. 特殊商品长途贩运的繁荣

D. 交通不畅阻碍商品交换

 

查看答案

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其主要目的是

A. 实现宗族内部平等

B. 防止宗族溃散解体

C. 建立产品公有制度

D. 消除贫富悬殊现象

 

查看答案

下图是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制作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这类文物可以用来证明我国古代

A. 纺织技术的起源

B. 制瓷技艺的高超

C. 原始农业的滥觞

D. 商品交易的活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