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

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这说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不复存在

B. 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C. 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双重保障

D. 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

 

D 【解析】根据材料文字“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可知,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所学知,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项表述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文字“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可知,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即可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存在分歧

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 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D.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查看答案

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的影响在于

A. 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 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

C. 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 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评价某事件时说:“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那一种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有材料可知,“这次革命”

A. 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初级尝试

C. 使欧洲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归国有;直接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材料反映了

A. 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

B. “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C. “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D. 《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要求

 

查看答案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 维护公民平等

B. 强调法律至上

C. 限制公权滥用

D. 追求司法公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