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平衡的世界经济(1996年)”艺术地表达了 A. 经济全球化的整体性 B....

下图“平衡的世界经济(1996年)”艺术地表达了

A. 经济全球化的整体性

B. 经济全球化的两面性

C. 经济全球化的不稳定性

D. 经济全球化的平衡性

 

C 【解析】根据图示“平衡的世界经济(1996年)”可知世界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反而充满危险,凸显了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C项正确。题干强调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与整体性、两面性无关,排除AB。“平衡的世界经济”实质上体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6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和妻子玛利亚一起访问苏联,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所看到的“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是指苏联

A.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农工业体系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大规模全盘农业集体化

D.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仅16世纪,欧洲的黄金总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2万公斤,白银总量由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 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 封建贵族疯狂进行进口贸易

C.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

D. 封建地主购买力大增

 

查看答案

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查看答案

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时制订的《国歌》说:“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歌词反映了

A.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具体实践

B. 孙中山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启发

C. 辛亥革命的成功

D. 辛亥革命的道路和革命取得的胜利果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