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 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 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 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 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 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 )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 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 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 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 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 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 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 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 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军权高于行政权 B. 分权与相互制衡 C. 总统权力至上 D.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