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所说的会议是指万隆会议,而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求同存异”,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而非其他的选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 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 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查看答案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查看答案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 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 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C.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D.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查看答案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查看答案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地区

绥远

湖北

广东

党员人数

3200

1877

15000

其中:学生

8%

63.1%

21.2%

工人

3%

2.3%

20.1%

农人

80%

8.9%

39.1%

 

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 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 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 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 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