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1)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分)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4分)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4分,答两点即可) 【解析】试题解析:(1)“采用原始生产”指的是俄国仍然是落后的农奴制国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文明国家。而“拥有现代生产”指的是欧洲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因此,“绝望的搏斗”指的是农奴制下的俄国难敌工业生产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2)针对第二问,需要把握“延缓”“不能消除”等词语,可从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及局限性这两方面来加以思考。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农奴获得了解放,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缓和了矛盾,延缓了革命。而局限性可结合教材及材料三来作答,主要表现在农奴制改革的残余较多,沙皇仍然实行专制统治,以及材料中所描述的地主仍掌握大量土地。因此,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发不可避免,最终推翻了沙皇政府的统治。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 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7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在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上,通过了国、地税划分案,厘定国、地税收标准,规定中央税以间接税为主,而以直接税辅之。这样,国、地税收有一界限可寻,既防止财政割据的出现,又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1929年工商部宣布采用万国公制。并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1928年9月把财政整理委员会改为预算委员会,1930年制订试办预算章程。1931年,通过法定程序确立了总预算。国民政府在裁撤厘金的同时举办了统税。1928年6月又宣布收回关税自主权。美、德、挪、比等国相继与国民政府缔结“新关税条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1931年到1935年是国民政府经济建设的困难时期。国防和当时内战的需要也促使国民政府把交通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

——摘编自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1)根据材料,概括1927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1年到1935年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出现困难的原因。

 

查看答案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C.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D.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查看答案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 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B. 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C.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查看答案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