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海在《偶然与理想:新文化运动的早夭》中认为: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其社会思潮的主流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由此可知
A. 中国知识分子没有真正参透自由主义
B.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C. 新文化运动暴露了诸多弊端
D. 民主革命浪潮风起云涌
1904年,(清政府)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之后,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纷纷设立商会;到1911年,各省市共设总商会34个,商会,616个.商会的大量出现反映了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 中国工商社团的近代化已基本完成
C. 清政府鼓励实业同新的经济形式并轨 D. 工商业资产阶级群体意识的形成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1885 | 88200018 | 65005711 |
1895 | 171696715 | 143293211 |
1905 | 447100082 | 227888197 |
1911 | 471503943 | 377338166 |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A. 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B. 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普遍增加
C. 中国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改变
《大清律例》中记载:“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拆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反映了
A. 封建社会等级秩序遭受严重挑战 B. 分拆家产会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C. 财产继承方面嫡庶之别已趋淡化 D. 商周以来宗法观念有一定松动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古代走不出由盛到衰的周期律,原因在于经济管理的循环,“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公共财政的崩溃,直接导致帝国的灭亡。由此可知
A. 制度性约束使平均地权成为王朝的长期愿景
B. 强调既得利益阶层给国家税收带来巨额损失
C. 王朝后期皇权衰弱难以主动实施改革和调整
D. 土地买卖不受限制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
钱穆说:“布衣可以为公卿,公卿亦可为布衣。后一句话其实并不可信。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度,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又保留了后者的一部分变形物。”这表明官僚政治
A. 通过阶层流动化解部分社会紧张 B. 并不排斥政治权利等级世袭制度
C. 仍存在荫子荫孙)子袭父爵的现象 D. 与世卿世禄制都有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