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37年8月至1940年底,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的努力下,国...

从1937年8月至1940年底,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的努力下,国民政府组织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内迁的厂矿共448家,其中迁入四川254家,迁入湖南的121家,迁入广西的23家。这些工业的西迁

A. 为持久的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    B. 表明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 改善了沦陷区的人民生活水平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繁荣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西迁,对抗战的胜利和后方工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持久的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A项正确;民族工业的西迁不能说明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工作重心在于抗日,排除B;民族工业的西迁的地区是非沦陷区,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所以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内迁,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民族工业的内迁为持久的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 2 是 1921 年和 1936 年中国部分机制工业品产量在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变化示意 图。此变化主要

说明   

A. 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放松    B. 政府放宽对经济的管制

C. 重工业的发展极端滞后    D. 国民经济运动成效显著

 

查看答案

李鸿章在奏请设立轮船招商局时称:“各省在沪殷商,或自置轮船,或挟资本,向各口装载贸易,俱依附洋商名下,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局。”这说明设立轮船招商局意在

A. 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B. 加强政府对市场垄断

C. 开创股份制企业模式

D. 辅助军亊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据《钱门塘乡志》载,钱门塘乡的“居民向以花布为生。同(治)、光(绪)年间,男耕女织,寒暑无间。 迩来沪上设有纺织等厂,女工被夺,几无抱布入市者”。上述现象说明

A. 传统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B. 近代棉纺工业发展迅速

C. 男耕女织生产分工明确    D. 列强加大了商品的倾销

 

查看答案

1919 年 6 月 12 日,日本《京都日出新闻》在《恶性的排外暴动》一文中写道:“支那(中国)的排日运 动向各地蔓延,眼下上海的运动最为猖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工人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    B. 抗日运动开始于五四时期

C. 排日运动得到英美等国支持    D.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

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其分析最为准确

的是

A. 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    B. 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 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 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